第二节 《诗经》的内容作品选读
(1)《关睢》(周南)

这首小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特殊的地位。《诗经》是中国文学第一部诗集,《关睢》是其第一篇,差不多可以说翻开中国文学史,首先看到的就是《关睢》。
《关睢》、《毛诗序》认为是“歌后妃之德”的,这其实没有多少道理,它其实是一首爱情诗。写一个“君子”对“淑女”的追求,写他得不到淑女时心里的苦恼,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得到淑女就很开心,叫人奏乐庆贺,并使淑女快乐。
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十分清楚,“君子”在诗经时代是对贵族的泛称,他家有琴瑟钟鼓之乐,那是有相当地位的,它所描写的显然是贵族阶层的生活。有人把这首诗解释为民间情歌,恐怕不对。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婚礼上的歌曲,因为《诗经》除了抒情、娱乐、还有礼仪上的实用性。这说法有些道理。婚礼上讲一讲新娘子的美丽,是君子的好配偶,曾为她害过相思病,从见到关睢而思念淑女到结为琴瑟之好,真是来之不易,显得特别的可贵。这首诗写爱情,一开始就有明确的婚姻目的,最终结为夫妻,是一种负责任的爱情,君子淑女有美德,又相爱,是一种理想的婚姻,爱得热烈又很守规矩,没有攀墙折柳之类的事情,爱情表露的平和而有分寸,孔子特别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我克制,他特别推崇这首诗,称其“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在他看来,这首诗是“中庸”之德的典范。《毛诗序》认为它具有这种意义,因此被列为《风》的第一篇。
写男女相思虽然“求之不得,辗转反侧”也有相思之苦,但并没有悲痛欲绝以至伤感。既得之后,诗中洋溢着欢乐情绪,但并不过分。(过其度量,谓之为淫——《诗大序》)《诗大序》说“发乎情,止乎礼义”。爱情之诗能写到这样,可谓恰到好处。
全诗以小鸟的鸣和起兴,引出青年男子对美丽女子的追求与思念,反复出现的重章叠句,既暗寓了君子对淑女不断的思念与追求,又增加了诗的韵味,体现了民歌的典型风格。

(2)芣苢(周南)
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草时唱的歌。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旬的形式,全诗三章十二句,通篇只变换六个字“采、有、掇、挥、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