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吧 关注:1,679贴子:21,968
  • 9回复贴,共1

6、景泰刑狱特点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明代司法续考》绪论
尤韶华


1楼2012-11-28 23:06回复
    景泰刑狱特点是案狱不多,用刑不重。英宗因土木之役北虏,立宪宗为皇太子,郕王监国,随后即位为景帝,改元景泰。景泰元年七月英宗还京师,居南宫。三年五月更封太子为沂王,立见济为太子。四年十一月,太子薨,谥曰怀献,葬西山。景泰八年正月英宗复辟,改元天顺。景泰年间围绕土木之变、易储、复位、复太子位产生了一些政治案狱,有磔、夷族、籍家、廷杖,有杖死者。而当时阁臣劝用轻刑,锦衣、太监亦无大害。


    2楼2012-11-28 23:07
    回复
      5、正统刑狱特点
      正统的刑狱特点是幼君、宦官、酷吏相结合,施用重典。倚重宦官始于英宗。英宗幼年即位,而太监王振因曾侍英宗于东宫,而掌司礼监。二者互相依靠,英宗虑臣下欺己,而王振假以立威,倾向采用重典。正统六年以前,阁臣杨士奇、杨荣、杨溥,即三杨,为太皇太后所重,王振尚有所顾忌,在不同的程度上对重刑的施行有所缓解。正统七年,太皇太后崩,三杨或卒或退,王振专政跋扈。王振采用授意、指令、受案的方式,摭小过,兴大狱。酷吏希指也是正统重典的一大内容。尽管正统刑狱不少,但实际处死的不多,大部分是论死系狱,减死谪戍,或为民,甚或释狱。死刑的数量似乎少于宣德。


      3楼2012-11-28 23:07
      回复
        7、天顺刑狱特点
        天顺一朝亦用重典,其刑狱的特点是因复辟而起纷争,产生诸多重大狱案。英宗经“夺门”而复辟,导致了政治纷争,呈现功臣、阁臣、锦衣卫相互争斗态势。重用功臣,而倚重锦衣卫,是天顺的特点之一。英宗虑廷臣党比,欲知外事,倚锦衣官校为耳目,司法官有希指者。李贤、吕原、岳正、薛瑄等阁臣对重刑的抑制起了一定的作用。天顺刑狱显现阶段性。先是“夺门功臣”为复辟正名而大肆杀戮。此后御史因劾功臣,及阁臣以计离间而反被诬。其三是“夺门功臣” 争权。其四是功臣被劾下狱,或谋反。为复辟正名,有于谦案;功臣争权,有徐有贞案;阁臣罗列功臣罪状,功臣诬陷阁臣,有岳正案;锦衣劾奏功臣,有石亨案;锦衣之间争宠,有袁彬案;阁臣请禁锦衣恣横,锦衣欲陷阁臣,亦见袁彬案。功臣谋反,有曹吉祥案。


        4楼2012-11-28 23:08
        回复
          http://www.iolaw.org.cn/showNews.asp?id=13473
          中国法学网


          5楼2012-11-28 23:08
          回复
            呃……这都有人研究啊好吧,默默鄙视二货一遍!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2-11-29 15:20
            收起回复


              8楼2016-01-14 12:34
              回复
                严于法治


                9楼2016-01-22 15: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