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杨老黑创作谈O
笔 墨 当 随 时 代
回顾我的文学创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童年美好的回忆。我生于皖西北农村,父亲是乡镇干部,母亲务农,会裁缝手艺,我是姥姥带大的,由于姥姥的宠爱,小时候极为调皮捣蛋,好打架,从本庄打到外庄,方圆十几里的人都知道我,落了个杨老黑的恶名。我喜欢听老年人讲古,姥姥讲古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为了听一位老人讲鬼故事,我在他的烟锅子里塞上兔子屎,据说吸了兔子屎的烟,人的灵魂可与鬼神沟通,道出鬼神之事。我喜欢画画,六岁时画了一张大老虎,贴在山墙上,引来全庄人观看,后来家家都有我的画,请不请我都要画,把各家的大门都画满。我割过草、偷过瓜、拾过粪、摸过鱼、做过小买卖、自制土枪打过兔子……这些都成为美好的回忆,进入了我的作品。
第二阶段,对人生的感悟。一个人成熟的过程就是对人生感悟深入的过程,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失望、空虚、寂寞、焦虑、困惑,这些情绪我都有过,或油然而至,或突如其来,形同风雨,雨过天晴,阳光灿烂,极端情绪是作品的温床,天晴时,文章也成了。
第三阶段,对社会的认识。笔墨当随时代,儿童文学也不例外,我们了解不了解儿童,我们真的认识他们吗?农村儿童正面临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壮阔的人口大流动,城市儿童正面临网络世界的挑战,他们的心理准备好了吗?他们的真实感受是什么?是他们迷茫了还是我们迷茫了?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
当然,三个阶段不是明显区分的,也说不上谁好谁坏,只是一个过程,每个过程有不同的色彩和情趣,每个过程有不同的感爱和积累,每个过程都会出现好作品。
我写作累了就画画,画者从于心,无法之法,是为至法。文理通画理,创作也如此,退笔成冢方成形,废纸如山得精神,学厚不让三千壑,有法无法若行云。
最后要说的是我喜欢读书,我认为读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儿。学厚不让三千壑,山川之美,世界之大,仅靠腿不行,还要靠眼和心,一切都在书中。
愿书与你同行。
原发《儿童文学》2008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