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户生晖吧 关注:1,075贴子:6,940
  • 9回复贴,共1

一五五 点瓜种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娘》》》》》》》》》》》》》》》》》》》》》》》》》》》》》》》》》


1楼2012-07-19 15:57回复

    原来西瓜耐旱不耐涝,今年就此要做些改进,积思广益,其中少不得二妞灵光乍现,最后决定起垄种瓜。
    郑家的地年前犁过,经过一个冬天,土被冻得很软绵,大土块一敲就碎,整理起来比春起后再犁出地来的轻松许多。
    便是如此,劳动量还是不少,今年还要种花生,也是初次种植需要摸索,时间上有些赶,郑大虎越发的觉得人手不够用,大郎他们五天才能回来一趟,他可舍不得媳妇和闺女来地里干那些拿锄头的粗活,大舅子那边,至少还得十曹天才能把人送来。
    新盖的房子一般晾个四五日的就能入住,二妞硬是撺掇着要连烧半个月的火炕,再点半个月的炭盆,就怕湿气大住坏了几个哥哥和弟弟,这点小事,又是为了大郎他们好,郑大虎和姜氏自是依了她,如此一来,后边的房子腾不出来,姜氏便与哥哥约好了,等半个月后再送人来。
    还有这么久,郑大虎怕把误了春播,想雇几个短工,可家家户户也都已经在地里忙开了,人还真不好请,就是欠着郑家帐的那几户,也是特意上门来表示歉意。
    郑大虎一激动拍了案,老子雇长工去。
    出来做短工的,基本不是自家有地就是佃了大户人家的地种着,那些给人打长工的,才是真无三分地之人。
    郑大虎抽出小半天时间,又去找了宋中人,他介绍来的郑大虎信得过,当天下午就送来两人。
    这两人老实巴交的又黑又壮实,满手的茧子使起家当来很熟练,是好枢式,郑大虎看过后很满意,都签了一年的契约。
    二妞感叹,这年头做啥都不容易,得全能型的,看看姓宋的这位大叔,买田卖地佃房子租铺子都找他,还兼做人口生意,老皮条也在行,不知道拉媒牵线这活,他干不干,二妞把心里的疑问与郑大虎说了,得回顿笑骂,都道媒婆媒婆,当然是女人干的伙计,二妞顿悟。
    长工是要住在主家的,郑大虎让常贵家的在果园的杂物间里搭了两张木板床,下边垫了两张厚棉絮,晚上睡着也还过得去不觉得冷,先将就着吧,等忙完这阵看看是再盖房还是另作安排,两人与常贵一家搭
    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这段日子地里活多,郑大虎要求常贵家的顿顿都做干饭,隔天就有荤腥,充分确保每个人的体力。
    同样是一日三顿饭,与以前的主家早上清汤晚上寡水相比就中午一顿干饭相比,郑家提供的三顿简直好得让人没话讲,在家里也吃不上,新雇来的两人感恩于心,干起活来自是卖力。
    多了这两人,地里的活快上许多,清明节前,种西瓜用的地都整理好,郑大虎放了两个长工一天假,让他们回家。
    过完清明,就该拾掇种花生的地块了,但花生什么时候种?地要怎么理好?郑大虎摸摸鼻子准备先问过二妞。
    打铁他闭着眼都能打出个花样来,种了两年的地也还是个外行,与其腆着脸问别人,还不如问自家闺女去,花生这玩意别人也不懂。
    二妞前段时间满脑子的西瓜,就没想过花生这事,在她心里,西瓜难种,花生嘛,跟土豆萝卜似的,挖个坑埋进去,自然而然就生根发芽然后传宗接代了,等她爹问起,才发现,这事好像是该想想。
    郑大虎种地是个外行,二妞更是半桶水,不过是见的东西多点想法也就多些,半桶水在别人眼里成了精通。
    二妞也不知道花生如何种才好,抓耳捞腮的一晚上,才得出个不大负责任的结论,
    花生也是豆类作物,就照着黄豆的种法来,应该是没问题吧?
    她心里也吃不准,但又想不出别的好法子了,先就这么招,再不对路,多多少少总会有些产量的吧,大不了明年改进。
    至于黄豆这么种?去年家里也种过,她爹看也早看明白了,反正她是不知道的,又没下过地。
    郑大虎得了种法,喜滋滋的指挥着下人和长工去干活,种黄豆嘛,这就简单多了,一边整地一边播种,一遍而过,等着出芽就是。
    等到了约定好的时间,徐修永使唤长安把何妈妈以及她女儿一家连着身契,给郑家送了过来。
    总共十口子的人,何妈妈跟她的男人何林,何妈妈的儿子何冬生与他媳妇还有两个小子共四口,何妈妈的女儿一家也是四个,绿袖和她男人带着一儿一女。
    绿袖的男人张五是徐府从外头买来送去庄子上做粗活的,被卖的时候年纪还小,东拐西拐的到了徐府,老家在哪都说不清楚,只知道自己姓张,像他这样的半大小子在以前的主家使唤的名字是弃用的,与他一道被买下的还有好些个,管事的按排行给了个名字叫张五。
    绿袖一家是准备安排了做陪房的,姜氏觉得五字过于顺便,于是取谐音给改成了张武,其他人还是照旧。
    


    3楼2012-07-19 15:59
    回复
      花生花生!!!!


      4楼2012-07-19 19:13
      回复
        花生也是豆类作物,就照着黄豆的种法来,应该是没问题吧?

        


        5楼2012-07-19 19:29
        回复
          


          6楼2012-07-20 07:27
          回复
            郑大虎种地是个外行,二妞更是半桶水,不过是见的东西多点想法也就多些,半桶水在别人眼里成了精通。


            7楼2012-07-20 08:35
            回复
              绿袖一家是准备安排了做陪房的,姜氏觉得五字过于顺便,于是取谐音给改成了张武,其他人还是照旧。


              8楼2012-07-20 10:27
              回复
                原来西瓜耐旱不耐涝,今年就此要做些改进,积思广益,其中少不得二妞灵光乍现,最后决定起垄种瓜。
                郑家的地年前犁过,经过一个冬天,土被冻得很软绵,大土块一敲就碎,整理起来比春起后再犁出地来的轻松许多


                IP属地:广东9楼2012-07-20 11:36
                回复
                  二妞感叹,这年头做啥都不容易,得全能型的,看看姓宋的这位大叔,买田卖地佃房子租铺子都找他,还兼做人口生意,老皮条也在行,不知道拉媒牵线这活,他干不干,二妞把心里的疑问与郑大虎说了,得回顿笑骂,都道媒婆媒婆,当然是女人干的伙计,二妞顿悟。


                  10楼2012-07-21 12:08
                  回复
                    绿袖一家是准备安排了做陪房的,姜氏觉得五字过于顺便,于是取谐音给改成了张武,其他人还是照旧。


                    11楼2012-08-28 00:1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