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寻真吧 关注:680贴子:7,978
  • 13回复贴,共1

【转帖】太极拳名家谈用意不用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 郝为真(1849—1920,武式太极拳名家)
1.“用意不用力。人身有一部分用力,其用力之部分,则肌肉紧张,盖气血凝聚于其间也。气血凝聚其间,则此间气血不流通矣。用意不用力者,全身松开,不用拙力,意到则气行,气行血活。气血流畅,逐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又不用力,则气不外浮,血往内运,久习之,收敛入骨。骨髓充实,自得真正内劲。”
----摘自《太极拳十三要义》
2.“一抬手,一动脚,以及各种动作,纯用自然支配天然力,毫不用后天勉强之力。俗谓不用力,又为不用劲。”(但在同一篇文章中谈到攻人发力时,说:“尽量用后天勉强之硬力,而且急烈速快如雷,一往无回,不顾一切危险也。”)
----摘自《郝为真太极拳秘本》


IP属地:山东1楼2012-06-07 09:39回复
    (二)杨澄甫(1883—1936,杨式太极拳名家)
    “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使有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洫,沟洫不塞而水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充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
    ----摘自《太极拳术十要》


    IP属地:山东2楼2012-06-07 09:40
    回复
      (三)孙剑云(1914—2004,孙式太极拳名家)
      “太极拳的特点之一是用意不用力。因太极拳要求用活力,全身要松开,不使分毫拙力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要求极柔软而极刚强,极沉重而极灵活。意到力到,运用自如。倘用拙力则迟滞不灵,力浮于外就不符合太极拳的要求了。”
      ----摘自《孙氏太极拳的身法要领》


      IP属地:山东3楼2012-06-07 09:40
      收起回复
        (五)冯志强(1927—2012,陈式太极拳名家)
        “太极拳要求用意不用力,尤其忌用拙力,通过长年累月的以意行气、以气运身的锻炼,逐渐达到积柔成刚、刚柔相济、虚至虚灵的高级境界。然而,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劳动中,不可避免地因接触重物而养成了使力的习惯,从而造成肌肉紧张、关节僵硬、筋韧不活,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拙力和僵劲,这些反映到初习太极拳者身上,就会感到这儿不顺,那儿不适,周身难以协调。因此,“用意不用力”的要求与本身的“拙力僵劲”形成了一对矛盾。……而由松沉入手,不仅可以松化掉拙力僵劲,而且会松中有沉,益于柔顺的培养,又易渐入沉着。”
        ----摘自《陈式太极拳入门十二说要》
        


        IP属地:山东5楼2012-06-07 09:41
        回复
          转自:http://tieba.baidu.com/p/1639877796
          感谢@mahanying3316 朋友提供资料。


          IP属地:山东6楼2012-06-07 09:45
          回复


            IP属地:广西7楼2012-12-26 23:08
            回复
              好帖!


              8楼2012-12-30 10:18
              回复
                我不是名家,也来谈谈“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议论的力,无论大力小力,拙力,灵巧的力?我觉得都是力,都是要依靠人体肌肉,骨骼,支撑而来,所以,去大力、拙力,用小力、巧力、穿透力等说法还都离不开“用力”二字。用力必有反作用力,对方受力点必有压迫感,此为用力,只是用多少,怎么用的问题。然太极拳强调“用意不用力”,关键是在“不用”两个字。不用力,那就没有什么大小灵活笨拙之分了。我想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至少会有两条路,其一,由于对不用力不十分相信,所以就寻找少用力或者灵巧的用力,以小力巧力来对付大力等等的方式,如此这番练来练去只是一个“术”字的层面。其二,真的相信“不用力”,彻底改变用力的习惯,寻找不用力的道理取而代之。
                但是真正能理解能明白“不用力”的道理是非常难的,因为人的生活中都在用力。要明白“不用力”的道理,不仅要打下“术”层面的基础,还得要有“道”层面的悟性。要寻师访友寻找能不用力的太极拳之道理,还要“坐在菩提树下”开悟。
                力为何物不用解释,但是意为何物?是脑所发?是心所发?还是---?如何用意才能解决对方用力的?为什么?如何摆正意念与形体的关系?如何才是圈?等等,如果不思考是不可能步入太极拳之门,不换思维方式,执意从自己的经验出发那必将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IP属地:上海9楼2012-12-31 20:18
                收起回复
                  太极拳 的用意不用力,就像一个人端了满满的一碗水快步行走,这时你如果是胳膊用力,腰腿力断了,水必定洒了,这时就必须凝神静气,身体上下一动而无有不动,才能端好这碗水。


                  10楼2013-01-15 14:19
                  收起回复
                    好贴


                    IP属地:上海11楼2013-01-23 00: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