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5日 09:18:39 来源:党建研究
表扬,是宣传鼓动工作最常见的方法,也是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表扬的作用是弘扬正气,激励先进,鼓舞斗志,推动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常常受表扬,有的人几乎与表扬无缘。常受表扬的人优点容易被领导认可,而对有缺点但有进步的人,领导总认为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生怕表扬会带来副作用。因此,一有荣誉还是给那些大家已经认可,没有明显缺点,又没有什么争议的人。这样往往带来片面性,好的永远是好的,荣誉非他莫属;差的永远是差的,表扬与其无关。事实上,常受表扬的人,容易受到“捧杀”与孤立,引起自满心理。而那些从来没有得到表扬的人,极易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影响团结,妨碍工作。这样的表扬起不到激励作用,收不到好的效果。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任何人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现在和将来。有的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经过努力,确有进步,就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和及时鼓励。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一个人受到适当的表扬时,会因得到肯定而产生积极进取的内动力,尤其是偶受表扬的人。据说,有个爱写作的青年,数年投寄很多稿件,都如泥牛入海,正当他心灰意冷时,却意外地收到了编辑同志的鼓励信,使他坚定了继续写作的信心,后来成了一名多产作家。对待犯错误的同志也是如此。毛主席在“七大”讨论中央委员提名时曾经说过,“犯错误不可怕,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同志。李立三同志犯过‘立三路线’的错误,但他不回避错误,我们合作得很好嘛”。当李立三同志得知自己当选中央委员后,热泪盈眶,他在以后几十年的工作中,始终以坦荡胸怀和自我批评的精神为党和人民工作。可见,表扬是何等的重要!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先进的不一定永远是先进,他停留在原有的成绩上,就意味着已经落后。落后的也不一定永远落后,他今天比昨天做得好,他就有了进步。从事物变化的关系来说,人的主观努力是内因,领导的引导作用是外因。当作为“根据”的内因发生变化之后,作为外因的领导者的鼓励可以使有进步的内因产生新的飞跃。
客观地讲,人的进步是循序渐进的,先进人物也有一个发现、培养、成长和完善的过程。那些作为时代楷模的人物,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就的。即使英雄人物,也有一个不断克服缺点,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所经历的思想上的锤炼,决定了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不同凡响的壮举。然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先进,所进行的表扬是相对于平常人与落后而言的,并不等同于那些光辉典范,谈不上高大完美,无须求全责备。古人云:“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作为领导,对有缺点的人不要苛求与冷落,看到其有点滴进步就及时表扬;对犯有错误的人,不要揪住不放,只要其有改正的行动,就应该加以肯定。
在社会生活中,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先进与落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善待有进步的人,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原则,是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今天,表扬要惠顾有进步的人,也是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照顾多数”的原则精神,是扎扎实实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领导者要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用发展的眼光历史地具体地看待每一个同志,正确地运用表扬的方法,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苏自林/安徽工程科技学院)
表扬,是宣传鼓动工作最常见的方法,也是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表扬的作用是弘扬正气,激励先进,鼓舞斗志,推动工作。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常常受表扬,有的人几乎与表扬无缘。常受表扬的人优点容易被领导认可,而对有缺点但有进步的人,领导总认为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生怕表扬会带来副作用。因此,一有荣誉还是给那些大家已经认可,没有明显缺点,又没有什么争议的人。这样往往带来片面性,好的永远是好的,荣誉非他莫属;差的永远是差的,表扬与其无关。事实上,常受表扬的人,容易受到“捧杀”与孤立,引起自满心理。而那些从来没有得到表扬的人,极易产生不满和抵触情绪,影响团结,妨碍工作。这样的表扬起不到激励作用,收不到好的效果。
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任何人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现在和将来。有的人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经过努力,确有进步,就应该给予充分肯定和及时鼓励。从心理学角度看,当一个人受到适当的表扬时,会因得到肯定而产生积极进取的内动力,尤其是偶受表扬的人。据说,有个爱写作的青年,数年投寄很多稿件,都如泥牛入海,正当他心灰意冷时,却意外地收到了编辑同志的鼓励信,使他坚定了继续写作的信心,后来成了一名多产作家。对待犯错误的同志也是如此。毛主席在“七大”讨论中央委员提名时曾经说过,“犯错误不可怕,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同志。李立三同志犯过‘立三路线’的错误,但他不回避错误,我们合作得很好嘛”。当李立三同志得知自己当选中央委员后,热泪盈眶,他在以后几十年的工作中,始终以坦荡胸怀和自我批评的精神为党和人民工作。可见,表扬是何等的重要!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先进的不一定永远是先进,他停留在原有的成绩上,就意味着已经落后。落后的也不一定永远落后,他今天比昨天做得好,他就有了进步。从事物变化的关系来说,人的主观努力是内因,领导的引导作用是外因。当作为“根据”的内因发生变化之后,作为外因的领导者的鼓励可以使有进步的内因产生新的飞跃。
客观地讲,人的进步是循序渐进的,先进人物也有一个发现、培养、成长和完善的过程。那些作为时代楷模的人物,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造就的。即使英雄人物,也有一个不断克服缺点,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正是这个过程所经历的思想上的锤炼,决定了他们在关键时刻能够做出不同凡响的壮举。然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先进,所进行的表扬是相对于平常人与落后而言的,并不等同于那些光辉典范,谈不上高大完美,无须求全责备。古人云:“人有所优,固有所劣;人有所工,固有所拙。”作为领导,对有缺点的人不要苛求与冷落,看到其有点滴进步就及时表扬;对犯有错误的人,不要揪住不放,只要其有改正的行动,就应该加以肯定。
在社会生活中,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先进与落后。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善待有进步的人,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原则,是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今天,表扬要惠顾有进步的人,也是坚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既要鼓励先进又要照顾多数”的原则精神,是扎扎实实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因此,领导者要掌握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用发展的眼光历史地具体地看待每一个同志,正确地运用表扬的方法,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苏自林/安徽工程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