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我国农历一年有十二个月,分为四季。七、八、九三个月是一年中的秋季。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古时候因人们把每季的三个十五日分别称为“孟”、“仲”、“季”。所以中秋也叫“仲秋”。
重阳节:指农历九月九日。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长至、迎长:冬至日后,太阳北移,白昼渐长,宋人习惯称冬至为长至。又称迎长。
宜冬:古代妇女每当立春、冬至来临,就在头饰上书写宜春或宜冬,表示吉祥如意之意。
特指形容词:
绿鬓朱颜:少年。年少傅粉:白面少年。
五陵年少:指富家子弟。纨绔子弟:指富贵人家的子弟。
沉鱼落雁:形容绝色美女,使游鱼下沉,使飞雁降落,不敢与之比美。语出《庄子.齐物论》。
羞花闭月:形容女子貌美使花儿羞愧,令月亮躲藏。语出汤显祖《牡丹亭.惊梦》。
豆蔻年华:比喻未出嫁的少女。豆蔻,多年常绿草本植物,其花尚未大开者,人称含胎花,故以此借喻未出嫁的少女。
垂杨双髻:古代女子未成年时的发型。
鹤发童颜:比喻老年人气色好,精神旺盛。
笄岁、笄年:古代女子到十五岁盘发插笄,表示成年,可以许嫁。笄,簪子。满搦:一把可以握持。搦:握持。形容女子细腰。
弱冠:指成年男子。古人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道家装束:《旧五代史.王衍传》:“时宫人皆衣道服,顶金莲花冠,衣画云雾,望之若神仙。”
龟鹤仙人:长生不老的神仙,或比喻长寿老人。
蕊珠宫:又称“蕊宫”、“珠宫”,道家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一霎:一向、一晌,都是片刻的意思。
逡巡:顷刻、不一会儿。
少留:少顷、片刻。
恁时:那时。
玉走金飞:言日月运行迅速,光阴过得很快。玉:玉兔,代指月亮。古神话里有三足鸟,称金乌,后人用金乌代指太阳。
兔走乌飞:言时光流逝。兔:代指月亮,乌:代指太阳。
金乌玉兔:太阳月亮。犹言金梭银梭。
星霜风露:星霜,星星一岁一周转,霜露因时而降,故而借指岁月;风露,比喻世事。见于晏殊词《拂霓裳.乐秋天》句:“星霜催绿鬓,风露损朱颜。”星霜,也可借喻白发。
残点:残更。
泪阑干:泪纵横。
阑珊:夜将尽。
曙河低:天将明时银河移低。
经年:经过一年或若干年。经年价:过了一年光景或数年光景。
风花雪月柳竹梅雁常用代词:
东君、青帝:春天之神。
芰荷、芙蓉:都是荷花别名。
芰荷:出水的菱与荷。
宿蕊:昨夜开的荷花。
斗攒:纷纷簇聚在一起。形容荷花等簇聚形态。
莲菂:莲子。菂:古莲。
青房、莲房:指莲蓬。
玉池:荷塘的美称。
泪脸:比喻雨后荷花。
绿扇、绿云:比喻荷叶。
红脸绿腰:写荷花的红花绿茎。
荷花娇语:李白《渌水曲》:“荷花欲娇语,愁煞荡舟人。”
盘心珍珠:比喻露水沾满荷花心如珍珠。见于晏殊《渔家傲.杨柳风前香百步》词句:“盘心碎点真珠露,疑是水仙开洞府。状景趣。红幢绿盖朝天路。”
和风、暄风:春风。
苹风:清风。
催花雨:春雨。
花信、花期:春花开时,有风应期而来,称为花信或花信风。将男子春至初夏,自小寒至谷雨,五日一番风信。王逵《蠡海集.气候类》详细记载了二十四番花信风,始於梅花,终于楝花。
金风:秋风。
金英:菊花别名。
楚兰:兰花。
水仙:水中神仙,或谓伍子胥所化,或谓屈原所化。洞府、水府,水神所辖,水中仙境。
姮娥:即嫦娥。神话中的月中女神,传说是后羿之妻,因偷窃长生不死之药奔月。
天边桂:代指月亮,传说月中有桂树。
玉钩:喻指弯月。
月华:月光,亦可代指月亮。
凉蟾、银蟾:冷月。传说月亮中蟾蜍,故而用作月亮的代称。
素娥:嫦娥别称,也是月亮的代称。
弯环:形容新月弯曲如眉。晏几道词句:“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蟾宫折桂:科举时代比喻月宫折桂为登科高举之典。现今也常用来比喻难度极大的考试。
蟾宫第一枝:即指月宫里的桂枝。
仙花解语: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元宝遗事》下《解语花》:“明皇秋八月,太液池有千叶白莲数枝盛开,帝与贵戚宴赏焉。左右皆叹羡久之,帝指贵妃示于左右曰:‘争如我解语花!’
春柳能眠:形容春柳的柔垂。又,传说汉苑中有柳树,状如人形,号曰人柳,一日三起三卧。
雨条:形同细雨的柳丝。
烟叶:浓密如烟云的树叶。
雁字:雁飞成行,似人字行,故称雁字。
春梦秋云:白居易《花非花》:“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