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信息】
洪均生,河南禹县人,自幼随父在京,少年因体弱多病而辍学,唯每日散步,见北京《小实报》刊登名武生杨小楼从陈家沟陈发科拳师学拳后身体转健,能演重头戏的消息,遂拜陈发科为师。
洪均生自幼聪颖过人,善于思索,博览强记,通音律,工诗词,文武兼修,随陈发科习拳不久,即对太极拳的缠丝劲颇有心得。为使习拳者走上便捷之路,洪均生将拳的奥妙及多年的心得著成通俗易懂的歌诀,对太极的缠法、眼、手、身、步、双重、推手等内容作了详尽的解说,习者容易诵记并得到完整明确的概念。
【人物性格】
洪均生为人忠厚诚实,视师如亲,随师十五年,师徒感情深厚。时隔六十年每每提及恩师,言情间溢于崇敬之情。洪均生在太极理法上,主张讨论实验,对有些著作及观点,坦率地说出自己的观点。对那些弄虚作假的现象毫不客气的提出批评,他提出教学相长的原则,并指出“人有品,拳亦有品,拳品高低实以人品为主。”
【技术高超】
洪均生技高艺纯,发人腾空丈外而感觉不到疼痛,快拳进攻,略一抬手,来人便跌于丈外,屡试屡爽,被人誉为神技。日本的曾吾忠弘写道:“观看了洪老师的师范表演,真正看到了我们所倾慕的东西,感到在他身上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极高雅的武术气质,而他就象一位杰出的哲人,蕴藏着人类的奥秘….洪老师具有天才般的反应、速度和精确度,有人曾试图推动他的身体,但在欲推的瞬间,突然力量好象被什么东西给带走了,自己反而被弹出甚远。洪老师的身体就象装有机械装置,在本人尚未意识到的一刹那,就自动作出反应。再者,洪老师在击溃对方中心时,其手的精确度可以毫米计,我们称他的手为“魔手”,在我与洪老师门下的学生练习推手时,无论我使出什么招术他们都纹丝不动,洪老师见状走来,只轻轻地将其手放在我的手上,我的对手就被弹出,令我惊奇不已。我这才亲身体会到内家拳的功夫是日积月累、不懈努力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