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寻真吧 关注:680贴子:7,978

张烈老师练形意拳随感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孙禄堂老先生儿子孙存周的入门弟子,张烈先生写的练拳随感录
里面有很多练武以及做人的诀窍,望大家细细品味
正文
1
学是把别人的变为自己的,绝不是练。
学多了有了自己的东西才有资格说参考别人的。
故首先是学(都上学,为什么有人是学者、科学家?则与个人要求有关)
练是一个字、一个字的学。
先要形似,不要神似形不似,那是魂不附身,写像了则也是半仙之体了。
习字可写三遍,然后分析哪一笔对,哪一笔不对,该改哪一点,一定要找到根源,即会否定自己。
习拳也是一样的道理。
2
博采众长,练到一定水平,即易发现别人之长处,如中国跤、拳击中勾拳及力量训练、体能训练,广泛吸收,不墨守陈规
3
练时想到用。有创造、有发挥、提高兴趣。武是一种素质,也许一生都没真正的用过,但并不遗憾。以这种精神和态度对待人生,无功利思想 ,素质能不提高吗?
4
当换了老师:各行都有此现象,尤其是武术。换了老师,肯定是认为第二个优于前,则常把第一个说的一文不值,瞎教,误了许多时间。即便 真是这样,这怨谁呢?你自己应当是有头脑的,学习的目的是什么?选择自己满意的老师,学习中自己分析吸收正确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自己才能真正提高。世界各行都在发展,说明学生一定比老师强。人无完人,老师绝不是万能的天下第一,但只要不是整天瞎编胡说的老师, 按其所能或自己还没达到,但能科学的使学生达到,这就是好老师。说真的,找好老师较容易,因可慕名,但找个好学生则太难了。
5
武术靠书、光盘传播是不是可以的?不单武术,京剧、唱歌、乐器~~
这和上学、上大学一样,一班有众多人,人各不同。
难学难在不按部就班,总想抄近路。
有了基础再学则容易了,正如孙存周讲,把拳练懂了,书上写的也就懂了一样。
求仙思想要不得,求个什么秘诀,学一句咒语即可,那是不可能的。
6
中国武术与外国的球不同,球最怕没球迷看;而中国武术是关着门练的,根本不让人看。
7
打击是动能。
打击和挺举虽都是爆发力,但本质有区别。举重是肌肉力量去克服地心引力对杠铃产生的重力,是F=mg;他做的功是扛杠铃增加的势能,是无 氧运动。
打击效果是打击时的即时速度,而最大质量不可能超过自身的质量,是如何发挥自己全部质量和如何得到最大的即时速度的问题。
什么是穿透?即速度没有减速、停止的概念。是受阻使能量合二而一,就像子弹打入沙袋后可产生摆动幅度。
8
霍元甲那个时代,拳是在社会中用的,水浒108将,个个是吃武术饭的(林冲是教头);现在的武术一是要参与,二不是为夺标,而是强种强国 ,焕发民族精神
9
我要求我的学生干一切事情必须知道自己是怎么输的、怎么赢的,决不可以用买彩票的心态去对待一切。干什么都碰碰运气,决不可取。干事 儿都要尽心尽力,愿望总是什么都做到最好。
10
我写武术的目的:我把孙先生传下来的练习方法通过自己体会与分析介绍给爱好者。(我反对武迷一词,爱好者每天真练,不像球迷只啦啦队 )若觉着对、有道理,经自己实践后运用到自己练的武术中。同时我也想抛砖引玉,把真正更好更科学的方法引出来,使武术爱好者接触的都 是精华,大家努力给武术爱好者创造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11
武不单是素质,是精神,而且是学习各种知识、以提高自己的纽带。
只有在正确规范的指导下练习、用功,才能进步,否则会偏离正道,越走越远。



IP属地:安徽1楼2012-01-14 14:51回复
    35
    现代社会靠人的自身武力保卫国家已不现实,而是要通过武术使中华民族产生那么一种劲——即武魂。这种劲一出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比洲际导弹、航空母舰还强大。实实在在地做到,困难面前是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这即是我讲的要把武魂扩展到各个领域中的原因。
    36
    劝架的笑话:夏天路边乘凉,两骑车人甲乙撞后讲理,互骂,围观者甚。一弹琵琶人令另一人解围,未语,对甲乙各一响亮耳光,道:天如此热,够烦人了,命甲乙快走。甲见势马上骑车走了,乙向此人说“大哥--”此人一瞪眼:“少废话,滚!”乙也马上走了,人散了,没人再多事问什么,路边又响起塞上曲。
    常见大喝一声为小孩子劝架,对壮小伙子打架则很少劝,这即信心是否足,是否有能力制止。运动员常讲状态发挥得好不好,其实就是信心。实力特强状态总好,一旦有强劲对手,则信心不足,肯定是发挥不好。踢球中就有踢疯了的现象,一下子信心足了,竟能连续进球,本来应当旗鼓相当,却最终以大比分告终。
    37
    运动,只要是竞赛就有运动年龄。足、篮、排、垒、水、冰甚至乒乓,三十多岁均称老将,武术也不例外。年轻人千万不要盲目追求暗劲、化劲,就应当尽量要求自己动作敏捷、有力、干净利落、神速准确。
    38
    关于补:当前什么都讲补,其实这些问题武术均可迎刃而解,钙、男性、记不住 ~~
    39
    我们在家里、学校里学的是知识、诚实、善良、法律,但在现实中总存在着欺压、谎言~~武术能使人在这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心胸可以坦然处之
    40
    毛主席曾说凡事要问一个为什么。故听到、看到离奇的事不要眼见为实,先要持怀疑态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科学的东西一定是可以重复的;入门并不难,深造也是可以的,凡事都要坚持。我讲的你先别信,也可以一开始就反对,但你可以先认真的试试,叫实践去检验一下。
    41
    形意:首先是形,即外形或说是基础。这种拳不是讲套路,而是讲基础。基础没打好,不单样子不对,发力肯定不好,出不来形意的味儿。三体式很重要,一定先作正确了,再有就是劈拳、崩拳。当五行拳练得真像样子,再学形意的其他套路,那真是得心应手,这点我深有体会。
    42
    为什么练三体式要找临界点?(马步也一样)是叫肌肉在固定的体重下产生最大强度的收缩力,即更加大负荷量,增强锻炼强度。练,是为增强肌肉的力量和控制力,能力强了,用时才能有效控制。
    43
    我常把太极拳当成形意打。我认为(太极拳)原来也不一定是慢的,即在当时条件下放慢了受欢迎,便于普及,也美、适应性广,现在还其原貌又有何不可?一直慢着练,到用时就能快,那才怪呢!
    44
    练拳对身体来讲相当于储蓄(当然其他锻炼也一样),应当尽量不介入不良支出(如抽烟、更甚吸毒)。算总帐,盈则已,亏就来不及了。练 、耗得多,则摄取多,把精力、体力存起来。
    45
    打,不是砸核桃一样——皮碎核别碎,这种用力法虽自感有力、有速度,但无能量,物理角度效率太低,给出的能量不多;要和砸石头、砸煤一样砸个粉碎,虽用很大力、很大的势能准备,但砸上时自身没有力量的感觉,即没有憋着劲儿,效率很高,全用上了。
    46
    武术精神是在各个领域,时时刻刻想到夺金,是全民的夺金运动,敢与世界各行各业挑战。我在高频上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若武人(中国人)都这样~~
    给武术以新的观念并非负亲恩背祖训,而是为国粹注入活力,以达到强种强国的目的。
    


    IP属地:安徽3楼2012-01-14 14:52
    回复
      刚看完一楼,说得太好了!@逸湘居士 可参考形、神一段。
      @求真堂教授 以为如何?


      IP属地:山东来自掌上百度7楼2012-01-14 16:44
      回复
        加精啊,赶紧的


        IP属地:安徽8楼2012-01-14 16:52
        回复
          下周一。


          IP属地:山东来自掌上百度9楼2012-01-14 17:06
          回复
            齐达内的告别赛是怎么回事?


            IP属地:山东来自掌上百度10楼2012-01-15 07:11
            回复
              好!简单实在,能给学武的人带来学习借鉴和思考,比讨人嫌唧唧歪歪的“嘴巴党”实在多了。


              11楼2012-01-15 09:37
              回复
                刚看到了一句“魂不附身”和散人的“无形神将焉附?!”同出一辙。妙!


                12楼2012-01-15 09:51
                回复
                  形意的理上说的不错
                  但跟太极有所不同
                  不然孙老也不用再学太极了


                  13楼2012-01-15 10:46
                  回复
                    贴吧就是发贴讨论的地方,无论对错,重要的是参与。


                    IP属地:山东来自掌上百度14楼2012-01-15 11:01
                    回复
                      呵呵,居士这就说的不对了。都是一个理!


                      IP属地:山东来自掌上百度15楼2012-01-15 11:03
                      回复
                        不会吧
                        孙老说了
                        形意如钢球
                        太极如皮球


                        16楼2012-01-15 11:05
                        回复
                          孙老还发明了一个三拳合一
                          如理同
                          孙老岂不是脱裤子放屁


                          17楼2012-01-15 11:07
                          回复
                            不管钢球还是皮球,都要一招一式的学,必然就有从形到神的过程。


                            IP属地:山东来自掌上百度18楼2012-01-15 13:40
                            回复
                              如果理不同,又怎么可能合一呢?


                              IP属地:山东来自掌上百度19楼2012-01-15 13: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