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把曹营当成了家。关羽没有。这令曹操很头疼。出发去白马之前他问郭嘉,点将时要不要带上关羽。郭嘉哈哈一笑:“主公你不是已经纠结好久了吗?一旦立功,云长他就是要走的。既然你不肯杀他,我倒觉得,长痛不如短痛。”
曹操沉痛地点了点头。片刻,又说:“奉孝,这次你就别去了。”
他本来以为郭嘉会坚持,可郭嘉当时的表情就和如今听到老板宣布上班可以随意摸鱼时的白领没什么两样。曹操拿他没有办法,但曹操定下了心。如果此战凶险,郭嘉是一定会跟去的。
曹操带军去了白马,又从白马一路折腾到延津,回营时独不见郭嘉的影子。好不容易把事情处理完了,他亲自光顾,却发现此人竟在一堆书卷中睡得正香,有些日子不见,养得白胖了点。
曹操把他拍醒:“我这些书可还好看?”
郭嘉抹了把脸:“还成。云长没了?”
曹操点头:“颜良、文丑也没了。”
“可喜可贺啊,”郭嘉松松垮垮地笑道,“孙策也没了。”
两军僵持。刮腥风,下箭雨。关于军粮的储备曹操下了死命令。他谁也没有告诉,谁也不敢告诉,虽然他怀疑贾诩一早就看出来了,但贾诩是何等聪明的人物,头头是道把自家主公夸奖了一番,直到最后也没去捅那层窗户纸。
郭嘉也知道了。他料到了。而且,就算他没料到,他也有的是机会从曹操那儿看出来。
这天午饭时曹操出来巡营,走到郭嘉处,郭嘉正在唏哩呼噜地扒饭。曹操凝视着郭嘉的饭碗及其主人的吃相,一个没忍住就肉麻兮兮地叮嘱了一句:“多吃点儿……”
郭嘉很想笑,但这时只顾着笑却不为主公分忧似乎太不厚道。于是他向曹操招了招手,示意曹操附耳过去:
“饭这玩意儿,要吃大家一起吃,要不吃大家就都别吃,还怕饿不死谁?”
曹操正琢磨着怎么让袁绍也吃不上饭,荀攸来了。没过几天许攸也来了。曹操很高兴,后果很严重。他在冬天的官渡放了一把火,熊熊火焰照亮的是一统天下的未来。仲德文和老谋深算,公达文若正值壮年,文远奉孝还很年轻。他不缺时间,不缺人才,不缺力量,他实在没办法不进入事业上升期。
许攸是个聪明人。他太聪明了,聪明得自认为没有其他聪明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聪明得甚至跨越了聪明和愚蠢的界线。他不知道其实在他死后曹营又出了一个从某种角度来说和他旗鼓相当的聪明人,那个人的名字叫杨修。
许攸把曹操的小名一直叫到了邺城。过去的两个冬天郭嘉跟着曹操征战,身体吃不消,小毛小病愈加频繁,到了邺城终于扛不住了,又大病了一场。曹操本来觉得春天回暖,正好让郭嘉休养,夏天太热,干脆让郭嘉懒着,秋天转凉,是容易发病的季节,冬天他郭祭酒最好哪儿也别去,赐他一个炉子和一个被窝,回家睡觉去吧!但郭嘉似乎偏要违背人类的生理规律,夏天一过就来了精神,不是说“主公~袁本初死了现在该轮到他儿子了”,就是说“主公~咱好久没吓唬刘表了你要不要考虑一下,来个一箭双雕?”结果,邺城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他却窝在车里咳嗽。
许褚和张辽他们都管郭嘉叫军师。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称呼,武将们对荀攸贾诩和程昱也是这么叫的,周全些的人见到比自己年长的军师还会行个礼。唯独许攸不曾享受过这种待遇。他来到曹营的时间不长,虽然总喜欢把“阿瞒”挂在嘴边,却没有资格和机会去吐槽同辈的谋臣,就像原来他在袁绍手下常做的那样。不过,他可以在武将们和郭嘉的身上出出气。对于郭嘉这个年纪最小又病病怏怏的年轻人,许攸既看不出他有任何亮点,也不明白为什么他在曹操和其他人的眼里如此有亮点。
有一次曹操开会,郭嘉来迟了,不等他坐下,许褚已经把许攸边上的火盆子挪到了郭嘉的座旁。他当着所有人的面一声不吭地办好这件小事,转身踩着重重的步子向外走。曹操眯着眼睛欣赏完全过程,直到他快走到门边,这才开口把他叫住:
“哎~~仲康啊,你这也太不像话了嘛。子远他也是很怕冷滴,还不快去再搬个火盆子进来!”
直到脑袋落地许攸也没有醒悟,他其实和关羽一样,都不曾真正踏入过曹营的大门。那是一个无论以他的智商还是情商都无法理解的地方。他可以料算曹操家里的粮食,却看不透曹操那层次过于丰富的内心。
许攸最后一次坐在曹操的营帐中开会是在邺城的城外。郭嘉告病没有来,但曹操派去探病的人却捎回一句话。
“郭祭酒问,主公还记不记他上一次病得这么厉害的时候——”
传话的人还没说完,曹操就笑了,荀攸也笑了。许攸根本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
建安九年,曹军像当初灌下邳一样灌了邺城。因为许攸的死,许褚挨了一顿军棍,但他仍然挺直地站在曹操身边,并且在郭嘉过来开会时给他搬火盆子。
曹操沉痛地点了点头。片刻,又说:“奉孝,这次你就别去了。”
他本来以为郭嘉会坚持,可郭嘉当时的表情就和如今听到老板宣布上班可以随意摸鱼时的白领没什么两样。曹操拿他没有办法,但曹操定下了心。如果此战凶险,郭嘉是一定会跟去的。
曹操带军去了白马,又从白马一路折腾到延津,回营时独不见郭嘉的影子。好不容易把事情处理完了,他亲自光顾,却发现此人竟在一堆书卷中睡得正香,有些日子不见,养得白胖了点。
曹操把他拍醒:“我这些书可还好看?”
郭嘉抹了把脸:“还成。云长没了?”
曹操点头:“颜良、文丑也没了。”
“可喜可贺啊,”郭嘉松松垮垮地笑道,“孙策也没了。”
两军僵持。刮腥风,下箭雨。关于军粮的储备曹操下了死命令。他谁也没有告诉,谁也不敢告诉,虽然他怀疑贾诩一早就看出来了,但贾诩是何等聪明的人物,头头是道把自家主公夸奖了一番,直到最后也没去捅那层窗户纸。
郭嘉也知道了。他料到了。而且,就算他没料到,他也有的是机会从曹操那儿看出来。
这天午饭时曹操出来巡营,走到郭嘉处,郭嘉正在唏哩呼噜地扒饭。曹操凝视着郭嘉的饭碗及其主人的吃相,一个没忍住就肉麻兮兮地叮嘱了一句:“多吃点儿……”
郭嘉很想笑,但这时只顾着笑却不为主公分忧似乎太不厚道。于是他向曹操招了招手,示意曹操附耳过去:
“饭这玩意儿,要吃大家一起吃,要不吃大家就都别吃,还怕饿不死谁?”
曹操正琢磨着怎么让袁绍也吃不上饭,荀攸来了。没过几天许攸也来了。曹操很高兴,后果很严重。他在冬天的官渡放了一把火,熊熊火焰照亮的是一统天下的未来。仲德文和老谋深算,公达文若正值壮年,文远奉孝还很年轻。他不缺时间,不缺人才,不缺力量,他实在没办法不进入事业上升期。
许攸是个聪明人。他太聪明了,聪明得自认为没有其他聪明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聪明得甚至跨越了聪明和愚蠢的界线。他不知道其实在他死后曹营又出了一个从某种角度来说和他旗鼓相当的聪明人,那个人的名字叫杨修。
许攸把曹操的小名一直叫到了邺城。过去的两个冬天郭嘉跟着曹操征战,身体吃不消,小毛小病愈加频繁,到了邺城终于扛不住了,又大病了一场。曹操本来觉得春天回暖,正好让郭嘉休养,夏天太热,干脆让郭嘉懒着,秋天转凉,是容易发病的季节,冬天他郭祭酒最好哪儿也别去,赐他一个炉子和一个被窝,回家睡觉去吧!但郭嘉似乎偏要违背人类的生理规律,夏天一过就来了精神,不是说“主公~袁本初死了现在该轮到他儿子了”,就是说“主公~咱好久没吓唬刘表了你要不要考虑一下,来个一箭双雕?”结果,邺城正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他却窝在车里咳嗽。
许褚和张辽他们都管郭嘉叫军师。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称呼,武将们对荀攸贾诩和程昱也是这么叫的,周全些的人见到比自己年长的军师还会行个礼。唯独许攸不曾享受过这种待遇。他来到曹营的时间不长,虽然总喜欢把“阿瞒”挂在嘴边,却没有资格和机会去吐槽同辈的谋臣,就像原来他在袁绍手下常做的那样。不过,他可以在武将们和郭嘉的身上出出气。对于郭嘉这个年纪最小又病病怏怏的年轻人,许攸既看不出他有任何亮点,也不明白为什么他在曹操和其他人的眼里如此有亮点。
有一次曹操开会,郭嘉来迟了,不等他坐下,许褚已经把许攸边上的火盆子挪到了郭嘉的座旁。他当着所有人的面一声不吭地办好这件小事,转身踩着重重的步子向外走。曹操眯着眼睛欣赏完全过程,直到他快走到门边,这才开口把他叫住:
“哎~~仲康啊,你这也太不像话了嘛。子远他也是很怕冷滴,还不快去再搬个火盆子进来!”
直到脑袋落地许攸也没有醒悟,他其实和关羽一样,都不曾真正踏入过曹营的大门。那是一个无论以他的智商还是情商都无法理解的地方。他可以料算曹操家里的粮食,却看不透曹操那层次过于丰富的内心。
许攸最后一次坐在曹操的营帐中开会是在邺城的城外。郭嘉告病没有来,但曹操派去探病的人却捎回一句话。
“郭祭酒问,主公还记不记他上一次病得这么厉害的时候——”
传话的人还没说完,曹操就笑了,荀攸也笑了。许攸根本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
建安九年,曹军像当初灌下邳一样灌了邺城。因为许攸的死,许褚挨了一顿军棍,但他仍然挺直地站在曹操身边,并且在郭嘉过来开会时给他搬火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