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吧 关注:11,252贴子:34,092
  • 13回复贴,共1

湛江戴姓太始祖庆槐公谱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庆槐公原籍福建省兴化府莆田县下巷庠生,南宋初绍兴年间任广东省琼州府琼山县教谕,任满辗转迁居雷州府遂溪县开基,卜住下步村,生五男。公葬在交椅岭有碑。


1楼2011-05-18 00:25回复
        附录,下步村旧作下埠村旧时为古行市古埠头。湛江市遂溪县志记载,宋时有下步村士人戴弼先所建的状元桥使隔海的下步村与旧县直接相通,促进了古行市的发展。明清海禁,下埠村开始败落,至今古迹荡然无存。今村尚有戴姓9户不足百人,其余皆为邻村迁来的彭姓后裔占下步村大部分人口。下步村现属湛江市麻章区湖光镇所辖。


    2楼2011-05-18 04:53
    回复
             有心人请代转戴氏论坛。


      3楼2011-05-18 05:28
      回复
        你那里还有没有庆槐公更多的资料吗?   越详细越好 此文我先给你收录到中华戴氏论坛 有更详细时请与我联系 谢谢你对论坛的支持


        IP属地:贵州4楼2011-05-18 09:12
        回复
          收录到http://www.daibbs.com/thread-4158-1-1.html   你那里还有没有庆槐公更多的资料吗?    越详细越好 此文我先给你收录到中华戴氏论坛 有更详细时请与我联系 谢谢你对论坛的支持
          


          IP属地:贵州5楼2011-05-18 09:16
          回复
               还真多谢了,惜乎年代古远,本人目前尚未找到更多资料。以上是在族谱上找到的文字并经本人略加修改润色。据说本族庆槐公在湛江遂溪县志上有记载,但本人不是政府人员无权参阅有关书籍。只有一本1987年出版的湛江郊区文史上载明,下步村有一宋时士人名叫戴弼先出资修建状元桥,但这位戴弼先到底是戴庆槐的第几代孙,本人到现在都还没搞清楚,族谱上暂时也没有录入此人,一个县史上留痕的名人居然在族谱上都没有收录到真是奇怪,可能真是年代久远遗漏了,本人若有最新资料一定上告。


            6楼2011-05-18 11:16
            回复
                 谢谢


              IP属地:贵州7楼2011-05-22 17:35
              回复
                    在此说明,庠生是古时是人们对读书人考取功名后的称谓相当于秀才举人之类,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候补缺任的,至于下巷可能不是村名,而很可能说明我们这支戴姓的先人是住在莆田城内的书香世家。再至于其他就不可考了,先人原先所居住的地方很可能早已毁于战乱,古迹无存。


                8楼2011-05-22 20:09
                回复
                      最新考证,庆槐公五世孙,也就是慈生公在遂溪县南庄村也就是现在的城月镇庄家村开基后,开始肇兴大发。慈生公的子孙播迁湛江地区雷州半岛各地,蔚为兴盛。已查明的有雷州市东里镇三吉村,元墩村,雷州市沈塘镇茂良村,沙村,遂溪县下六镇新村仔,下六村,麻章区湖光镇大坡村,麻章区太平镇洋村,再加上遂溪县城月镇的庄家村,足有九村之多,皆是慈生公一人所出,人口近万或已有万人左右。


                  9楼2011-05-27 11:34
                  收起回复
                    也收录 谢谢您的提供


                    IP属地:贵州10楼2011-05-28 10:22
                    回复
                          本人考证,遂溪县志,雷州府志上的下步村戴弼先有可能是先祖庆槐公的字号,或是庆槐公本名戴弼先,字庆槐,因古人名和字并用。当然没有实据,这也只是本人猜测。


                      12楼2011-06-03 08:33
                      回复
                        瞎掰,下埠的状元桥为纪应炎所建,不懂不要乱扯到你们姓戴的头上,


                        13楼2013-03-29 12:18
                        回复
                          出自春秋时期姬姓诸侯国戴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东,鲁隐公九年(公元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为宋国所灭。其族人以国名“戴”为氏。戴国的都城戴城东距宋都(今河南商丘)仅有三十公里,近在咫尺,而西距郑国都城(今河南新郑)却远达数百里之遥,因此,郑虽灭戴,但因鞭长莫及,未能久占其地,故而戴国之地后被并入宋国。姬姓戴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及其部分国民为表示对故国的思念,即以故国名称为姓氏,形成了戴氏的另一支系。后有简笔写作“代”者
                          山东曹县戴氏字辈:“建振云瑞长 盛德贵聚良 肇基存国宝 庆善本贞祥 勤俭立业富 仁义礼智昌”。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5-02-28 07: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