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批评说这部影片叙事累赘,插入许多无关痛痒的细节,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说佩恩在酒吧和一个高调宣扬其父恶行的外国恶棍打架那段,完全跟主题不搭边,不知道为什么要演。我倒不觉得。片中外国友人佩恩本身并不是一个格gm者,但是他和靳和秋秋都是善良、心地美好的人,最后他们站在了同一阵营。陶泽如饰演的叛徒则自私、凶狠、狡猾,从gm阵营投向了翻动势力。其实导演是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就是要发人深思gm为什么会胜利,因为它凝聚了这些善良的人们人性光辉的一面,正义最终就是要胜利的,靳对秋秋的爱情是一个人性光辉面的写照。而被观众误以为导演要表现的就是爱情。叶导之所以要描绘这些细节,想必是想刻画相关人物的人性善良。
而对gm历史无甚了解的张国荣最后在片中的表演我个人认为可以“中规中矩”来形容。既没有脸谱化的痕迹,也够不上经典。无错亦无伤。另两位主角的表演也不错,尤其那个外国人,感觉很入戏。尽管这部电影并不是他的上乘之作,还是有些可圈可点的亮点。
最赞的首先是他的声音,地道的英文配合有点沙又很温柔的嗓音,单从声音上就刻画出了这个知识分子gm者的浪漫气质和意志坚定的双重形象。还有开头那几句带一点港味的普通话的慷慨陈词,真好听,在香港,他很少大段大段讲英文和国语,我猜这一定让他的粉丝过足了瘾。但对于非粉丝来说,可能就不会注意到了,因为英文太地道会被观众默认为外国人的配音,而港味国语喊gm口号其实是会触犯到大众脸谱化印象的,褒贬就见仁见智了。
第二个亮点是一首诗,“太阳出来了,一只鹰从地面飞上天空,忽然在空中停住,仿佛凝固在蓝天上,谁也说不清它为什么飞,它需要什么。”张国荣的电影有个奇迹,几乎每部作品都会有那么一句经典台词,一语中的,让你恍惚间觉得那台词就是他在叙述自己的人生,这一部也不例外。这句台词那种戛然而止的感觉一下子戳中了我的心,他为什么飞,他需要什么,反复问了自己好几遍,被电影里忧伤的音乐一渲染,莫名的悲从中来,与剧情本身无关。
然后是枪决那场戏。先是带着镣铐步伐沉重的走向椅子,用手摇了一下椅子查看是否稳当,坐上去,鄙夷的笑了一下,被枪决。用手摇了一下椅子查看是否稳当这个细节真是可圈可点,就不知道是导演的杰作还是他本人的发挥,把一个gm者的尊严通过这个细节一下表现了出来,又不落俗套。而最后那个鄙夷的笑,在看文字叙述的时候你可以发挥想象,想象一下你脑中的效果,然后再去回看影片,你就会发现他演的是多么自然,真是难以察觉的一笑,却鄙夷到极点。几乎就是微微扬了下唇线,很微小的表情。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