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谚三则 李文奎 李茂岷搜集整理
初一十五两明落,半夜晌午潮。
二十老闷儿,潮到傍黑儿。
二十四五南北流,二十七八换水头。
以上三则谚语,是我们黄骅地区渔民中流传的有关海潮涨落规律的简要说明。记住它们,对于了解、掌握我们这个地区潮涨潮落的大概时段很有用处,小到渔业生产、海货购销,大到天文地理的研究,均不无裨益。
我们知道,潮汐(即海水白天和夜晚的涨落)是受太阳和月亮的引力而产生的。日、地、月之间的引力关系极其复杂,难以简述。大体上说来, 潮汐是日、月对地球引力的综合体现,而其中最主要的是月球的引力。所以掌握潮汐主要依照阴历(月历)计算。
所谓“初一十五两明落,半夜晌午潮”,就是说每逢阴历的初一、十五,两明(天刚亮、天未黑)时段潮水下落,而半夜和中午涨潮。这是准确而具有科学依据的,只不过潮汐还受其他因素(例如风力)的影响,还要参照气象等条件。但大体可以确定,每逢初一、十五,你中午或半夜去赶潮,一般不会错。
那么过了初一、十五呢?那就每天大约延迟一小时(准确地说是48分钟)。因为月球绕地球一周约30天,每天延迟48分钟,30×48=1440分钟=24小时。即是说,30天(一个月)后,潮汐整整推迟24小时,就是推迟一天,于是又回到原来的标准时刻。
朋友,你到海边赶潮水、买海货,请记住以上规则。
至于其后第2、第3则谚语,也是日、地、月引力关系的科学规律在本地区的具体体现。过了十五,到二十左右,延后四五小时,当然要傍黑儿才满潮;再过四五天,到二十四、五,潮汐力度更减弱,潮水呈南北流向,是潮汐舒缓期(我们当地潮水是东西流向最强劲);再过四五天,又该换水头(强劲)了,必须注意。
为什么初一、十五潮汐力度最强?那是因为此时太阳和月亮或在地球一侧的同一方向,或在地球两侧的相反方向,其引力相互叠加,所以最强。过此以后,日、地、月间的关系呈不同角度,日、月引力相互对抗或抵消,所以潮位减小。
日、月对潮汐的引力作用不仅有月周期,而且有年周期。每年的春分、秋分,日、地、月处于同一平面,日、月引潮作用最大。八月中秋,钱塘观潮的魅力盖因于此。
潮汐在一天之内两涨两落。白居易诗云:“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十回”,或可为本文作一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