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一、 《钱氏家训》 1. 个人篇: 【原文】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柢深,看史鉴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报厚。 【译文】:存心谋事不能够违背规律和正义
-
0日月落时江海闭, 青猿相遇判兴亡。 八牛运向滇黔尽, 二九丹成金谷藏。 黑虎当头运际康, 四方戡定静垂裳。 唐虞以后无斯盛, 五五还兼六六长。 有一真人出雍州, 鹡鸰原上使人愁。 须知深刻非常法, 白虎嗟逢岁一周。 乾卦占来景运隆, 一般六甲祖孙同。 外攘初度筹边策, 内禅无惭太古风。 赤龙受庆事堪嘉, 那怕莲池闻白花。 二十五弦弹易尽, 龙来龙去不逢蛇。 白蛇当道漫腾光, 宵旰勤劳一世忙。 不幸英雄来海上, 望洋从此叹洋洋。
-
11宣化上人讲漏尽通——断淫 无论男人、女人,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那就叫漏。 天上的魔和鬼神,都有五种的神通。什么五种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但没有漏尽通;如果他得到漏尽通,他也就不会来扰乱你了。因为他没有得到漏尽通,所以他就还想做坏人,还想做恶人,来破坏你。可见这个漏尽不容易得的。 什么叫漏尽?我再给你们讲真了一点,就是你一天无论男人、女人,男的想女的,女的想男的,那就叫漏
-
3
-
0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 夫此第八识。为定是真。是假。 答。是真。是假。不可定执。 首楞严经云。陀那微细识。习气成瀑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释曰。梵语阿陀那者。此云执持识。此识体净。被无明熏习。水乳难分。唯佛能了。以不觉妄染故。则为习气。变起前之七识瀑流波浪。鼓成生死海。若大觉顿了故。则为无漏净识。执持不断。尽未来际。作大佛事。能成智慧海。 真非真恐迷者。佛意。我若一向说真。则众生不复进修。堕增上
-
0《华严经》 升兜率天宫品第23。 偈颂 昔有如来无碍月, 诸吉祥中最殊胜, 彼曾入此庄严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昔有如来名广智, 诸吉祥中最殊胜, 彼曾入此金色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昔有如来名普眼, 诸吉祥中最殊胜, 彼曾入此莲华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昔有如来号珊瑚, 诸吉祥中最殊胜, 彼曾入此宝藏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昔有如来论师子, 诸吉祥中最殊胜, 彼曾入此山王殿, 是故此处最吉祥。 昔有如来名日照, 诸吉祥中最殊胜,
-
8修行人最怕业重,业重之辈,欲洁反秽,欲升反坠,假若修行,诸多阻碍,魔障重重,唯要先行忏悔,忏悔清净,方可用功,慎勿作业! 三种忏悔,出自金光明经文句记卷三,略称三忏。即: (1)作法忏悔,略称作法忏。依律之作法而行忏悔。 (2)取相忏悔,略称取相忏,又作观相忏悔。即观想佛之相好等,以为除罪之忏悔。以上两忏均属事忏。 (3)无生忏悔,略作无生忏。观实相之理,念罪体无生之忏悔。此属理忏。
-
5几回梦到法王家。来去分明路不差。 出水珠幢如日月。排空宝盖似云霞。 鸳鸯对浴金池水。鹦鹉双衔玉树花。 睡美不知谁唤醒。一炉香散夕阳斜。 【明】 梵琦楚石禅师
-
3
-
0亲爱的密语界吧的吧友们:大家好! @妙法如莲花 为本吧吧主候选人得票最多者,共计0张真实票数,根据竞选规则,官方最终批准其成为本吧正式吧主。公示期三天。 吧主上任后,请立即填写问卷信息https://iwenjuan.baidu.com/?code=nlec1g,领取各项吧主权益。同时请严格遵守吧主协议 https://tieba.baidu.com/mo/q/newapply/rule?from=task,履行吧主义务,积极投身本吧的发展建设,也请广大吧友进行监督。如出现违规问题,请至贴吧反馈中心进行反馈或者投诉http://tieba.b
-
0申请人:@妙法如莲花 申请感言:以前的回忆。你曾经那么辉煌的经历,都散落在历史的尘埃里了。还能不能找回从前?儿时玩伴今何在,都在跑滴滴快递和外卖。
-
0憨山大师的《费闲歌》全文 讲道容易体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 世事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出家容易守戒难,信愿全无总是闲。 净戒不持空费力,纵然落发也徒然。 修行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自作聪明空费力,盲修瞎炼也徒然。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情性攀缘空费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听闻容易实心难,侮慢师尊总是闲。 自大贡高空费力,聪明盖世也徒然。 学道容易悟道难,不下功夫总是闲。 能信不行空费力,
-
10首先谈“生”这个世间法问题,谁活着不要财富?世间那么多人忙忙碌碌终其一生为了啥?主要还是追求财富吧?可世间那么多贫穷之人,他们求佛菩萨赐给他
-
1212月24日,楞严咒,每日七遍 法华经一部竟
-
1时间会淡化一切,这吧也曾热闹!
-
5在我看来念aoe都是一样的 a是代表从无始到无终 o是代表园溶无碍 e是代表中庸和谐 你如果说,我就是不愿念a,也不愿念o,更不愿念e 那随你便好了 你就是念个‘笤帚噶大’只要你念的欢喜,念的清静,念的园溶无碍,你都会成就 比在那儿时时的起烦恼,起斗诤要好太多了 我个人比较喜欢念a 但入乡随俗,如果进到一个道场,大家共修都念o,我就不念a.菩萨教我们要‘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梵文是这个世界非常高贵的一种文字,阿弥陀佛的梵文发音是
-
171.要离五盖——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
-
1抄经有抄经的功德 诵经有诵经的功德 印经有印经的功德 彼彼不同,各各有功 抄经最主要的是体现在身业,意业。 诵经最主要的是体现在语业,意业 印经呢主要体现在布施上 所以,抄经要抄,诵经要诵,印经也要印 楼主以前的时候,自以为现代社会有了印刷机,大可不必抄经。感觉这很浪费时间,随着对佛法不断的修习,才认识到持此观点带来的害处。 弟子今在佛前求忏悔,愿后不再造, 同时广传抄经功德无量无边,非诵经,印经能代替。
-
5佛告坚意。法名无思无虑无相无作无忆无念。净妙无缘无有文字。亦无言说不可显示。 坚意。诸法不会诸根不可以智知。不可以无智知。非可知非不可知。 复次坚意。法名众缘所成。如来能知。而如来知不可言说。而如来以不可说法。说是诸法。所有说道即是法门。何以故。以诸行印印一切法令一味故。 坚意。诸法无尽尽际无尽故。 坚意。诸法毕竟不增不减入尽际故。以是义故。如来以语言文字分别解说。 坚意。阿字门入一切法。以阿字门分别诸
-
4供灯数量没有限定? 可供七盏,或七的倍数。本师释迦牟尼佛诞生后即行走七步,取其圆满之意,故而尽量发心供灯七盏哦。索达吉堪布开示讲,若想修一些法获得悉地,宜供一百盏灯。另外还可发心供灯108盏,蕴意断除108种烦恼而趋入圆满的解脱。(药师经)云,可为病人供灯49盏以消除病障恢复身心健康。 另若有亡者独自漂泊于中阴道,每天供一盏灯,连供49天,为之供49灯,可极大地消除其业障,断除轮回,增长其往生净土的功德资粮。佛经里
-
5如本法师开示 何谓身见?就是执著五蕴假和合之身为实有。 何谓边见?是偏于一边的恶见。譬如有些人以为人死之后投胎仍是为人,猪马牛羊死后,投胎转世仍是猪马牛羊,这就叫做常见。又譬如有些人以为人死之后一切都归于无;人死如灯灭,这叫做断见。这种执断执常的错误见解,都偏一边,故名边见。 何谓邪见?就是邪而不正的见解,如谤无因果有轮回(梵语samsara)生死却言无轮回生死,坏诸善事等。 何谓见取见?见取见
-
2
-
3「佛子!一切诸佛皆以德相庄严胸臆,犹若金刚不可损坏,菩提树下结跏趺坐。魔王军众其数无边,种种异形甚可怖畏,众生见者靡不惊慑,悉发狂乱或时致死。如是魔众遍满虚空,如来见之,心无恐怖,容色不变,一毛不竖,不动不乱,无所分别,离诸喜怒,寂然清净,住佛所住,具慈悲力,诸根调伏,心无所畏,非诸魔众所能倾动,而能摧伏一切魔军,皆使回心,稽首归依,然后复以三轮教化,令其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永不退转。是为诸佛
-
0
-
0
-
0
-
0
-
0
-
0有一次,佛陀回故乡迦毘罗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尼拘律树园中。 这天,佛陀的堂弟摩诃男居士来礼见佛陀,对佛陀说: 「世尊!现在我们迦毘罗卫城这个地方,物产丰富,人口众多而繁华,我每天在这里进进出出,身旁常有狂奔的象、马,横冲直撞的人、车擦身而过,我常在想,不知哪天会被这些撞死,而死前又仓惶地忘失了念佛陀、念正法、念僧伽,我担心像这样的死法,不知道下一辈子会沦落到哪一道?出生到什么地方去?」 「
-
0
-
0
-
0
-
1
-
1
-
0
-
1
-
3
-
1
-
1
-
1
-
1
-
1
-
0
-
0000